热又渴,忙不迭饮了茶,再开口道:“光禄寺原先有三千六百余人,经过裁减后,只保留了五百余人的官职,并调整了上下监督和运行结构。”

“那后来培训完识字的,有多少个?”

“如今已有千余人。”徐阶诚恳道:“这千余人中,由夏言负责评判升位,已有对应的管理体系,目前有五百余人负责帮杨大人修书誊写、印刷成集。”

“还有近百人已派遣至各省,如皇上从前所言,去勘察各地的灾患情况,并且互相不知情行踪。”徐阶生怕虞璁觉得他办事不力,又开口道:“杨首辅特意交代过,这些人也是再三训话教导,会隐藏好行踪的。”

“相当可以啊。”虞璁心里一算,问道:“那这剩下的两千多人,怎么个处置法。”

“皇上您从前的意思,是都留着,以备不时之需。”徐阶沉吟片刻,又看了眼杨一清的脸色,才犹豫着开口道:“但是陛下,从前那是京畿私田被勋戚占遍,百姓无田可种,又想谋个生计。”

“如今云禄集开放,庄田悉数归位,已经有百余人向经部请愿,想回归田野,不吃官禄了。”

仔细一想也是,明朝公务员待遇太差了点。

海瑞当年为了给老母亲过生日,上街割了块肉都能轰动一时。

“这些人里头,深谙农桑之术的都可以提高俸禄留下,其他人先遣走吧。”皇上松了口气道:“朕当时这么想,是担心流民增多,引发宫廷动乱,如今能这样,已经很欣慰了。”

他们几人站在田垄上,遥望着远处的天色,一时微风迭起,心情舒畅。

“陛下。这桑基鱼塘之事,在附近河流的低洼处已经开始试验了。”杨一清示意他看向另一个方向被栽种的桑树,再度开口道:“臣等以为,此举利国利民,还可防患,实在是神来之笔。”

“但是……臣以为,更大的问题,在于北方黄河流域。”

湖广一带的洪涝灾害只是偶尔几年的事情,在历史整体中都算富饶之地。

可是黄河流域,从山西到山东,农桑上都问题极大。

虞璁愣了下,终于意识到自己忽略了什么。

黄河一带的问题,一是盐碱地,二是黄河改道,也会冲毁农田和人家。

而且由于泥沙沉寂堵塞,甚至还会出现旱情,进一步影响收成。

这个短板,将影响一整片区域的收成营获,让某些地区积贫积弱,而无力抵御鞑靼的来犯。

“杨大人……似乎有所见地?”

-2-

杨一清摸了把山羊胡子,笑道:“老朽不才,只是曾任陕西按察副使兼督学,在当地待过几年。”

“由于地势和矿产的问题,这黄河一带的土壤中都有盐水。”老人家说的不紧不慢,其他几个年轻后生都拿着本子边听边记。

鹤奴在一旁临时搬来的小桌子上研墨伺候,早就熟练的不用人吩咐。

“一旦干旱时刻,水汽蒸腾,土里的盐就会随着水位升腾,然后凝在这地表上。”杨一清回忆着从前在陕西见到的情形,有所感慨:“正因如此,盐碱地虽然能种庄稼,但一直不如东南一带来的轻松。”

“老臣是想着,皇上的这个举措,能不能也放到北方去,改善下当地的黄河冲积和盐碱问题?”

虞璁沉默了许久,在脑子里拼命搜刮着高中地理学的东西,缓缓道:“有更好的法子。”

如果,请我们的网站地址《宅书屋》om


状态提示:分卷阅读58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