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示意那门卫把姑娘放进来:“——门就这么开着,别关。”

那门卫愣了下,点了点头就退出去了。

沈如婉抱着文件站在他的面前,神情非常复杂。

“是有什么问题吗?”老人喝了口茶,神色和悦道:“坐吧,不必拘于礼节。”

“嗯,问题很大。”沈如婉也不客套,只低头把数据报告拿出来给他。

“京城在五年内,会进入一个超负荷的状态里。”

“如果再不扩城,问题会棘手到无法解决。”

-3-

有关数据、图表、分析和规划的事情,虞璁从嘉靖七年起著述,已经写了三本相关的入门指导。

这几本书被大量的复刻和印刷,成为了所有衙门里人手一本的必读书。

然而大部分人缺乏学习的兴趣,人到中年渐渐迟钝麻木,也没多进取。

真正能读懂他这本书的,基本上全都被集中到了发改委和经部,少数人被分配去了中央银行。

正如皇帝所料,沈如婉足够聪慧,在接手这三本书以后就飞快地懂了他的种种诉求,只写信问了少数的细节,三个月内就上手种种内务,画出来的图表和走势图不比现代的哪个白领差。

“您看这张图表。”沈如婉低声道:“根据两个月前的普查结果,整个北平城今年的人数已经比去年超了百分之六到百分之七。”

“可是已经扩建了大半的城区,难道还不够吗。”王守仁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城墙都准备开始建了,你的意思是?”

“不可以现在建。”沈如婉看着他坚定道:“现在拟建的新城区,远远不够。”

她显然是准备充分,直接拿出了一份报告,声音和缓而清晰。

“微臣以为,当务之急有三。”

第一,是限制官宦富豪的居住面积,给京城更加合理的格局布置。

第二,是在近远郊区兴建集中的居住区域,把那些小户人家集中的规划至一处,方便管理和迁移。

居住区域大概可以在东南西北四处建设,还要承接未来的新户和迁出的百姓

第三,限制京城的常驻人口,不能无止境的放人进城。

王守仁接了报告,只看了一会,皱眉道:“情况有如此严重吗?”

如果,请我们的网站地址《宅书屋》om


状态提示:分卷阅读235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