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自己没有记错的话,这流水线可是两百多年以后才出现的。

如今拿来进行工厂式的发展,那对于不是大字的蒙古人而言,还真是某种意义上的科技碾压。

虞璁说完了许久,赵璜还愣在原地。

他想了半天,只怔怔道:“如此一来,真的能加快许多么?”

“这可是朕想了几个月才确定的法子。”虞璁懒得编什么天神授意的童话,只坦然道:“你且试试吧。”

无论是盔甲的编制和配件装饰,还是火枪的零件统一制造和构建,如果能有流水线的加持,那都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批量生产’。

“遵命。”赵璜郑重作了个揖,认真道:“过年之前,臣定仿制一条如陛下所言的装配线,看看效果如何。”

至于这第三件事……

“陛下。”

“怎么了?”

“臣听说,这胡宗宪和俞大猷,已经抵达京城了。”

第44章

虞璁想了许久, 也没记起来俞大猷这个名字到底在哪出现过。

他记得胡宗宪,记得戚继光, 脑子里对这个名字有本能的互动感, 但是毫无印象。

从兵工厂回了皇宫之后, 他吩咐鹤奴去端碗热粥来,自己就着小菜点心用了些膳食, 又开始思索些有的没的。

鹤奴见他似乎心情不错,试探着开口道:“其实今日, 那位名唤俞大猷的人,已经托人来递过折子了。”

“哦?”虞璁好奇的抬眸道:“这才刚来京城,就想着见我么?”

“说不清。”鹤奴神色略有些奇怪:“其实礼部已经安排了会面,大概要等个四五天, 先把他们安顿下住处之类的再说吧。”

“但是他还托人送了一本自撰的书来, 听说是无论如何都要转交给您。”鹤奴起身拨亮了烛火,眨眼道:“陛下要看看么?”

“叫什么?”

“《洗海近事》。”

没听说过啊。

虞璁如今吃饭也没微博美剧可以刷,索性看些书本折子, 此刻点了点头,示意他把东西拿过来。

这册子并不厚,但明显是他一人所撰, 左右翻了两眼,竟然都是用兵之法。

虞璁严肃了神情, 一面叼着酥脆的虾饼,一面开始看他写的序。

这个人写东西,完全不按套路来。

古代的兵书很多, 自己闲着无聊也翻了不少,但是那些兵书策论大部分参考的都是前代的战役或者各种经验。

可是这位仁兄可不一样……他参考的,是易经。

所有的纵横捭阖,生杀逃追,都与易学中的种种玄秘相结合,又延伸出无穷的深层次问题来。

这个晋江人虽然只有二十六七岁,但无论是思考的战略视角,还是看待问题的角度,都远超于寻常层次的人。

如果,请我们的网站地址《宅书屋》om


状态提示:分卷阅读102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