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成?

拓跋焘还要感眼前年轻的大师,若非这人点醒他,只怕他心中还会抱着死后成佛去净土的想法。

拓跋焘不但不会怪谢知非,相反,他很感激谢知非。

“大师无需担心朕,朕只是想到了寇天师。”

想到此前寇谦之对道实大师的断言,拓跋焘有感而发:“寇天师曾对朕说,大师是心胸坦荡内存明镜,无丝毫杂垢。如今,朕是信了,寇天师所言无差,大师是真正的得道之人。”

第162章 人间十二禅空

自从接见寇谦之以后,拓跋焘很少有同佛门僧人聊这么许久。

拓跋焘只觉眼前的僧人不管说什么都非常对自己胃口,即便这人说他这一辈子都成不了佛。

拓跋焘:大师毫不虚伪,坦坦荡荡,一点也不做作!

等聊完了,兴致不减的拓跋焘当下便想在监福曹中给谢知非封个职务,方便他兴致起的时候召道实大师进宫讲佛。

然而谢知非自认忽悠是个技术活,忽悠多了再好的技术也有拆穿的一天,为了避免那一天到来,还是保持一些距离的好:距离长生美!

因而面对当今天子突然而至的宠信,白衣僧人不曾应下,只是微笑言他:“贫僧曾闻法显大师携带经书百卷东归,其中有佛戒宪章,贫僧别无他求,唯愿一观。”

让道实大师去经阁并非不可,只是拓跋焘听这话的意思,似乎有些不对味儿:“难道大师不想不留在平城?”

当今天下混乱,不依国主,教事难立。

因而无论僧人还是道士,来到平城之后便不会离开,因为这里是离国主最近的地方,是他们立最容易的地方。

然而这世间总有些人会例外,惯看了三千红尘后的心中已不在乎这尘世繁华。


状态提示:分卷阅读314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