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反?

“所以老九起的头儿?你确定?”四爷低声问,他焉能不知这事有不对,瞧着这滑头的样就知道肯定是有隐情。

“咳,反正是九爷先提的。”

“行了,这事老师居然说了,朕也不能辜负了他老人家的一番心意,不过朕昨儿个听李尚喜那奴才说老九直接将国子监那边的地变成了天价,朕想圈一块地儿将来建个行宫都要小心莫要引起‘民愤’,回头朕还要找他好好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啥?就穷成了您这样还要建行宫?您是不是想地也忒多了?

不过心里怎么嘀咕,面上贾赦还是当没听到这句,将自己的意思说了出来:“我琢磨着也是我家老爷子和我仨大舅子都精穷精穷地,我之前送去的银票也被我那嫂子给退回来不少,可他们一家人坐吃山空也不是一个事儿,这才想让我那仨舅子都别在家里宅着了,您这次处理这事儿的时候,能不能帮我塞给他们二十万两银票?我回头将银子给您送过去。”

贾赦说到这里唯恐这位也精穷的皇帝误会:“这不是我的一份心意么,别的不说,当年老爷子给我媳妇置办的嫁妆也是有这数儿的,虽然银子没多少,可那些古书和书画都是钱啊。”

贾赦还真是这意思,当年张家陪嫁张氏,据说也是老爷子卖了不少自己的心爱之物,亦是陪嫁不少,如今那些东西都是贾琏的了。

既是贾琏的,肯定也是他贾家的,如今这岳家遭难,又不肯多要他的银子,哪是个事儿。

这自己的小舅子过些天可就要迎亲了,人家一个好女子,这聘礼焉能少?

他觉得自己简直是操碎了心,偏那一家子都不领情,轻不得重不得地,也就想托了皇帝,这皇帝赏赐的,总不能再退了吧?

四爷倒也没在他面前好这个面子,先是答应了下来,随即道:“朕那内库无金的事儿你也是知晓的,好在江南传回来的消息大好,虽今后会少了盐税,不过老八这次一去还将之前的几百万两银子的盐税的口子让那些人给补上了,加上这两三个月收的商税也要运回京,粗略一算也有个一千多万两最少,暂时倒是不缺银子,老九怕是算准了这点了,倒也不妨事。”

贾赦倒是头一回听说老八和他大腿下江南还能给他弄回来这么多银子,心里那是一松,想着四爷有了银子,便道:“跟您商量个事儿呗,您不是要建个行宫?到时候多修一些房子,以后那一块儿地只租不卖,您就有钱了。”

四爷:“……”

“咳咳,跟您说笑,说笑。不过您想想跟着九爷在那儿买房子的有多少,剩下的不是不想买,而是买不到啊。”

这别人买不到不代表这个皇帝办不到,何况那地方还有一个太上皇颇为喜爱的一景,若是接连修到了一起,倒是有一半儿地方要成了皇家行宫,倒也没什么不妥。

四爷听他说是开玩笑并不是真的要撺掇着他在那边租房子给人也就放心了,他哪里知道贾赦是真的一想到方陈末世之前那边的房价,就琢磨着那块地方早晚价格要上天的。

这京城本就居大不易,这可不是什么好头。不过人家要是真的一个想买,一个想卖,只要通过了牙行手续正规,还真没什么掺和的。

他们这里和方陈那边不一样,便是要起高楼,要建大厦,也早了去呢。

房建放在了一边,学堂看着四爷是不差钱地同意了,贾赦便道:“您说起修行宫我倒是想起了一种空心砖,不知道百姓吃不吃这套。”

同样是砖,这青砖房能传百年,方陈那边的空心砖在这边……

不过这也胜在便宜,在京城郊区推广下似乎也可。

四爷听他简单一说,沉吟道:“之前商税的事儿,朕心里有个主意。”

“商税?”

“江南的商税既推广顺利,京城自然也要征收,这征收了商税后,这京城本地当然也要和江南一样能截留一部分发展自身,这一笔钱,朕本在想着要让京城府尹花在什么地方,现在琢磨着,索性直接修一批房子吧。”

贾赦的脑子上面顿时出现了好几个问号——

等等,修房子?一批?四爷他想修哪里?

“去岁和今年虽然都是风调雨顺,不过城南外城大前年的时候遭了雪灾,压坏了不少屋舍,朕琢磨着可以用这笔钱中的一部分,去制作你说的空心砖,百姓若是谁想修屋,但凡房子符合危房范畴,便可为他们提供砖瓦。”

遭逢雪灾,京城尚且如此,况乎地方?

不过那笔银子提前说的清楚,本就是给当地发展所用,既说要给地方,就绝对不能挪移他用,四爷琢磨来去,还是要用在实处。

“虽然下面肯定有不少门道,不过也不能因为怕有心人谋取私利而对百姓之苦置若罔闻。那砖的可用性我再研究下告诉您。”

不过贾赦也随即想到了一个问题,这银子既是地方上自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可不就是无法无天了?

不是他多想,是这些人要是胆子够肥,真的能这样干!

贾赦索性“耿直”了一回,问了四爷。

如果,请我们的网站地址《宅书屋》om


状态提示:分卷阅读214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