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爱耽美 > 重生耽美 > 比蒙王朝(H) > 分卷阅读2

中宫管理后宫事物,羽歌夜则要去独厚宫上早课。皇子每日早饭后上早课,八点开始十一点结束,午课两点半开始,五点半结束,晚间活动自由。一周五天早课学文,三天午课学武,两天午课学经世,最后一天休息。生活安排的满满当当,对于孩子来说已经是极拘束的一件事。

羽歌夜自然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所以四岁时就要求进入独厚宫,当时引为宫中美谈,也是三位授课导师赞不绝口的天才。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羽歌夜虽秀,却身子弱,惊人的天赋是他圣宠不衰的根源,那位年年换君子的父皇,实在让同为男人的羽歌夜产生不了太深的信任。只有自己,掌握绝对的权力和地位,才是在这个世界存活的根本。

进入独厚宫的时候,今天的导师天时大学士竹碧如已经坐在书桌后,而皇子中最早到的,依然是羽歌夜。刚入独厚宫时,羽歌夜每日最早就引来了导师们的好感,既然这个“最早”的机会已经被后来居早的羽歌夜占据,他的皇兄皇弟们也就没有东施效颦,免得被人笑话学一个四岁孩子。

竹碧如虽然名字温婉,却是一个面容严肃的男人,他起身回应了羽歌夜的师礼,不曾开口。羽歌夜坐在属于自己的书桌上,小童瓜子已经洒扫干净,正在香炉里添上一粒醒神香。

过了不足五分钟,门口又走来一个人,这次竹碧如也站起身,恭敬地跪到门口迎接来者,羽歌夜眯眯眼,也起身走了过去。

☆、2诸王龙象

“臣弟叩见太子殿下。”“臣竹碧如参见太子殿下。”

“竹师请起。”太子殿下羽良夜扶起竹碧如,谨慎守礼的竹碧如立刻回返书桌之后。羽良夜笑着挽住羽歌夜的手:“四弟今日感觉可好?”

“托皇兄的福,睡得好,吃得好。”羽歌夜笑容稚美,羽良夜拍拍他的手,照例问了几句,便在羽歌夜相邻处坐下。房□有九张桌子,三排三列,羽良夜居中,羽歌夜居左,不久之后坐在右边的长殿下羽惊夜也来到了屋中。

“歌夜,今天看上去起色不错啊。”笑容爽朗的羽惊夜摸着羽歌夜的头,又是一番兄友弟恭的对答。紧随其后的是皇三子羽思夜,皇五子羽赫夜,皇六子羽听夜,皇八子羽宣夜,皇九子羽白夜,皇十子羽涟夜。羽歌夜要向三殿下羽思夜见礼,又要还其余皇子的礼,每天早上拜来拜去,挨个问答,就要近半个小时。

九子之中,最大的皇长子羽惊夜才不过十四,最小的皇十子羽涟夜才四岁。其中皇七子因为体弱多病,出生不久就夭折了。

不过同样体弱多病的羽歌夜能够平安活到十一岁,皇七子却只是宫中一个无人提及的过去,这样的事情又有谁不懂呢。羽歌夜从来不相信这个世界的美好,更别提重生于小说电视演绎过无数的皇宫之中。

文从圣师,武从六艺。因为学生不多,所以是因材施教,六皇子以下学的都是启蒙的《三字经》,皇五子和皇三子学的都是《小学》,而皇长子和二皇子也即皇太子殿下,学的都是《高明》,皇四子羽歌夜因为格外秀出,隆景帝特许学习《初通》。

刚开始上课,由天时大学士亲自指点几位小皇子认字读书,其余皇子则学习先生指定的篇目,之后再挨个教导。每次翻开课本,羽歌夜都有一种古怪至极的情绪,大隆朝无论帝王贵胄还是平民百姓,所学的都是《小学》,《初通》,《高明》,《大学》四书及《物理》,《化学》,《术数》,《博物》,《地理》五经。从五经的名目就可以看出,大隆朝的教育水平和它“封建社会”的外貌截然不同。四书中融入了历史和政治,是为官必考经典。而五经则也分为初通和高明两部分,以四书入仕的,五经必须达到初通,想要进入特定部门的,五经要达到高明级。而在五经中某一项尤为突出的,还可以被皇家特取为科学院院士。

四书中融合了儒道法兵四家学说,五经中包含了几乎大部分科学方面,这样一个封建王朝,怎么可能不强盛?

而更让羽歌夜感兴趣的,无疑是写出四书五经的“万世圣师”唐金熙,这位身上笼罩着无数神话光环的近两千年之前的人物,确立了四书五经体系,奠定了整个大陆的文明基础,而他的后人,唐氏子孙,也屡有建树,一直执天下牛耳,是比孔子还要影响深远,近乎于神明般的人物。

托他的福,羽歌夜几乎找不到什么能够拿出来骗人的科学知识,他熟练掌握的知识,也不过小初高,大学知识又比现在的科技水平有所超越,没有资料和书籍的帮助,他对这个世界的科学文明实在很难有所增益。

“长殿下,太子殿下,四殿下,《高明》中有云,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而《初通》中有云,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同一句话,断句不同,意义大相径庭,同是圣师言论,为何差距如此之大?”竹碧如教导完小皇子,端坐书案前,沉声问道。

羽歌夜不露声色,正襟危坐,竹碧如一向老成持重,是圣道魁首,鲜少问出这样犀利问题,今天开口,必然意有所图。

太子羽良夜缓缓起身,双手交握,先向竹碧如微微颔首致意:“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圣师大义,法度礼乐,国无法不立,无度不成,无礼不和,无乐不谐,只要民众能够懂得法度礼乐四字,天下便可和谐安泰。人民能够理解,就让他们遵守,人民不能理解,


状态提示:分卷阅读2--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