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爱耽美 > 经典耽美 > 花开锦绣 > 分卷阅读350

也要早点去上炷香,好让菩萨保佑!”

正说着,有小厮挤过来,气喘吁吁地道:“是史家胡同赵家的马车吗?我是金吾卫前卫指挥使陈大人家的,奉了我们家大少奶奶之命特来迎接太太。”

傅庭筠等人大喜,随着那小厮去了潭柘山脚下不远处的一座庄院,和陈石氏碰了头。

“这里是潭柘寺的产业,”陈石氏亲自给傅庭筠斟了杯茶,笑着坐到了她对面的太师椅上,“因我家叔祖父是潭柘寺的居士,所以才能借了这田庄歇歇脚。待我们和张家太太碰了头,再上山拜佛也不迟。”

傅庭筠自然是满口答应。

歇了一会两人说了些闲话,张太太和女儿来了。

张太太是个三十七、八岁的妇人,保养得很好看上去也就三十出头的样子;张家小姐十四、五岁,清秀文静。

抬头嫁女儿,低头媳妇。或许是知道了此行的目的,做为女方的张太太举手投足间颇有些不自在,而张小姐则一直低着头,不时地用眼角的余光打量傅庭筠,就是母亲投去怒其不争的眼神也没能让张小姐大方起来。

等张氏母女走后,陈石氏忙道:“张小姐平日里也不是这样的……”

傅庭筠忙道:“这样很好。可见是个性情率真的小姑娘。”

陈石氏听着松了口气。

人毕竟是她带来的,若是成了,她脸上也有光彩。

念头闪过脸上就露出几分犹豫来。

傅庭筠也是玲珑剔透之人,笑道:“莫非张家还有什么话托了姐姐跟我说不成?说媒说媒,不说怎么能成媒。我和姐姐不是旁人,姐姐有什么话直管说就是了。”

陈石氏听着笑了起来:“我就知道妹妹是爽快的人,那我也不藏着掖着了。张家是极满意杨大人的,就是有一桩想他们成亲之后杨大人能在大兴或是张家湾定居……不知可否商量?”

这样一来,就要搬迁。

这可是件大事。

要不然,也不会有少小离家老大回这样的事了。

“我和杨叔叔商量商量吧!”傅庭筠委婉地道,“这件事我还真不敢替他拿主意。”

没有一口回绝陈石氏已是很感激,忙笑着给傅庭筠斟茶。

杨玉成听了张家的条件一口就回绝了。

“九爷提醒我,我就在户县弄了户籍置办了田产,以后不做官了,我就回户县做我的老太爷去。”他颇有些得意地道,“到时候九爷在长安,我在户县,元宝在蓝田,有什么事也可以同声同气,不知道有多快活,谁耐烦到大兴落籍,我又不是那上门女婿。”

傅庭筠不免觉得有些可惜。

可这是成家立业的大事,还得杨玉成自己做主。

她把话传了过去。

张家不免商量来商量去,拖到了二月底,最后还是答应了。

傅庭筠就请了陈石氏做媒人。

杨玉成提出婚期定在今年的十月或是来年的三月:“······九爷是我过命的兄弟,我成亲,怎么也要请他来主持婚礼。”不仅如此,关于聘礼、嫁妆之类的挚他都会请了陈石氏来商量傅庭筠:“她是我嫂嫂,父母不在,这些事自然得商量嫂嫂。”

傅庭筠听了直冒汗。

赵凌比杨玉成还小……

可这话却不好说,只能含糊地应了,然后帮着他拿主意。

一来二去,张家的人知道傅庭筠是能当家作主的人,对傅庭筠的态度又有所不同。张太太甚至挑了个春光明媚的日子带了很多礼物来拜访傅庭筠:“······我那个女儿被我娇惯坏了,以后有什么事,还请您这个做嫂嫂的多多指点她。”

“张太太言重了。”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傅庭筠热情地招待张太太,“我虽只见过张小姐一面,看着就知道是个聪慧过人的姑娘,我那叔叔也是个好性子,两人以后定会琴瑟和鸣恩恩爱爱的。”又道,“当时叔叔不愿意搬到大兴来,我还为两人惋惜不已。说实在的,叔叔毕竟是跟着颖川侯打过仗的人一时半回也不可能退了军籍,就算是以后回户县,那也不知道是多少年以后的事了。还好张大人和张太太都是明白人,最后还是成就了这番姻缘。”

把张太太得的喜笑颜开,和傅庭筠更加亲近了,家长里短的说到了黄昏时分。

张家湾离这里有一天的路程。

傅庭筠就留了张太太在家里过夜。

张太太不肯:“姑娘的事有了着落,我还要去跟她的舅舅们说一声——我娘家就住在离这里不远的银匠胡同。”

银匠胡同在京都的东北角史家胡同在京都的中轴线上,这还叫不远?


状态提示:分卷阅读350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