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8年年底,中国的西部,发生了叛乱。
大小和卓之乱即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新疆回部白山派首领霍集占兄弟所发动的叛乱。
大、小和卓是中国西北地区历史上两位著名的伊斯兰教领袖。大和卓是指波罗尼都[1],新疆喀什噶尔人,伊斯兰教白山派和卓玛罕木特的长子。小和卓指霍集占,伊斯兰教白山派和卓玛罕木特的幼子。和卓是波斯语的汉语音译,意思是“圣裔”,专指伊斯兰教创始者穆罕默德的子孙,后用来称呼伊斯兰教学者和大阿訇。
乾隆二十年(1755年)清军平定准噶尔后,将被囚禁的大小和卓释放,并派波罗尼都招抚天山南路各城。不久阿睦尔撒纳发动叛乱,和卓兄弟乘机控制了喀什噶尔、叶尔羌(今新疆莎车)等地。[2-3]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霍集占杀死清军副都统阿敏道,举兵自立。次年(1758年),乾隆皇帝发兵征讨大小和卓,在库车、叶尔羌、和阗等地与大小和卓交战。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大小和卓兵败西逃,经葱岭进入巴达克山(在今阿富汗东北部),被巴达克山首领素勒坦沙擒杀,叛乱遂平。大小和卓之乱的平定标志着清代中国统一战争的完成,也是乾隆皇帝的十全武功之一。此役之后,天山南路重新纳入中国版图,清代中国疆域臻于极盛。回部平定后,清廷设伊犁将军统辖新疆各部,设总理回疆事务参赞大臣管理回部。此后的六十多年中新疆没有发生大的动乱。
大小和卓降清
乾隆二十年(1755年)初,清军西征准噶尔,
清兵进入伊犁
清兵进入伊犁
定北将军班第、定边左副将军阿睦尔撒纳出北路,参赞大臣鄂容安、定边右副将军萨喇勒[14]出西路,两军约于博罗塔拉(博尔塔拉)会师。在进军途中,阿巴噶斯、哈丹等人率众投降。四月初八,波罗尼都来到西路军萨喇勒处投诚,称:“策妄阿喇布坦时将我父缚来为质,至今并不将我等放回。我等情愿带领属下三十余户投降大皇帝为臣仆”[15]。不久,霍集占亦随哈丹来降[16],并称“若荷恩得回故土,情愿招服喀什噶尔、叶尔羌各处人众,同来归顺”[17]。五月,清兵进驻伊犁。班第拟送波罗尼都赴京朝觐,留霍集占在伊犁“照管游牧”,即管理被准噶尔迁至伊犁的回人(清代称维吾尔人为“回人”)。
六月,乌什伯克霍集斯诱擒准噶尔汗达瓦齐,将达瓦齐缚献清军,准噶尔汗国灭亡。此时,喀什噶尔的黑山派和卓玉素普(达涅尔之子)正计划向北进军。阿克苏的阿奇木伯克阿卜都瓜卜(霍集斯之兄)向班第提议:由清军派使者护送大小和卓之一前去喀什噶尔,“然后宣告他已被中国皇帝指定为该地区的统治者”[18]。于是班第派遣侍卫托伦泰与霍集斯护送波罗尼都南下招服喀什噶尔、叶尔羌,霍集占则仍留伊犁。托伦泰与波罗尼都在霍集斯家族的支持下,在乌什集结军队,击败了北上的黑山派,并乘胜南进。喀什噶尔的阿奇木伯克和什克开城投降。叶尔羌的黑山派首领和卓加罕(即雅库布,玉素普长兄)力战不敌,最后兵败被杀。[19]
阿睦尔撒纳之乱
清军占领伊犁后,朝廷以平定准噶尔大功告成,将西征大军撤回内地,仅留少量兵力驻守伊犁、乌鲁木齐等处。乾隆皇帝认为阿睦尔撒纳虽有觊觎准噶尔汗位之志,但“料伊亦不敢遽尔妄行”[20],并指示诸大臣:阿睦尔撒纳“不过希图肥己,不必过于苛求”[21]。乾隆二十年(1755年)八月,阿睦尔撒纳在赴热河途中叛逃,潜往塔尔巴哈台。伊犁的宰桑、喇嘛起兵响应,攻占了伊犁城。霍集占在战乱中率所属维吾尔人逃离伊犁。同被准噶尔囚禁在伊犁的白山派额尔克和卓额色尹(霍集占族叔)、鄂托兰珠和卓玛木特等人不愿依附霍集占,逃往布鲁特部落及浩罕等地[22]。是年末,阿睦尔撒纳遣使至波罗尼都处,告知攻陷伊犁情形。波罗尼都等将托伦泰、特古斯(萨喇勒之兄)等人及蒙古官兵扣留[23]。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二月,定西将军策楞率西路清军收复伊犁,阿睦尔撒纳逃往哈萨克,形势再度逆转。五月,霍集占与波罗尼都会合。霍集占杀死阿睦尔撒纳派来的使者,将托伦泰送回;又以投诚为名,派人到清军大营探听消息[24]。
新疆自古多乱,如今又启祸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