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爱耽美 > 虐心耽美 > 梦想涟漪 > 勇气和良知撰写的新闻将成为珍贵的历史记忆
地生活着。

救援工作还在进行,镇里随处可见部队和消防员在挖掘幸存者。虽然有更多已经埋在废墟下的死难者,已经没有人有空去理会。

镇上最常见的是帐篷。灾民从曾经是自己的家园的废墟中挖出来家具、细软,再寻找材料搭建成帐篷组成灾后的避难所。食物就靠原来留下的方便面、饼干维生,运气好一点的人家里还有腊肉。凑合着,没有自来水、没有电、甚至身上只剩下一两套衣服,也这样挺了过来。

想走的人大概都步行出去了,说不准还有多少人留着,有人说500人,也有人说700人。留在映秀没有离开的镇民,平静承受着悲剧。30岁的杨和强在地震中失去了妹夫,他成为家里5口人中唯一的男丁。他说:“我不挺住,还能怎么样呢?”

我是在抵达映秀的第一天晚上认识杨和强。他们五六个人围着桌子吃稀饭,都是家里亡故亲人的灾民。聚在一起相互打气,一听说我是记者,硬是舀了一大碗给我。

他们说,镇民前天自发成立“自救小组”。“三个老党员,三个新党员,我们自己开了一个会,就成立了自救小组了。”自称是老党员的何明甫说。

自救小组的服务内容,包括配合部队的抢险工作,在部队开工前给他们整理现场等等。或者合力四处去砸可能存在水源的水缸找水喝,为了很简单的生活资源,必须两个人合力又找器材、又扛又挑的。

但一个灾民说:“红军2万5000里长征都走过来了,我们这点算什么?”

人们说,2008年中国灾祸不断。

从年初的南方冰雪灾害,到3月xizang拉萨sao乱,5月再来这场8级大地震,给这个beijing奥运年的“大喜之年”蒙上一层又一层的yin影。

然而,作为先后到过上述灾区采访的记者,从郴州到拉萨到汶川,我最强烈的一个印象是:中国过去吸取的教训,这次都没有重犯。

南方雪灾中zfu的表现曾被百姓怀疑为救灾不力、反应迟钝,拉萨sao乱中被国际社会猛烈批评其驱赶媒体、信息不开放。上述两个大毛病,这次没有再出现。

反之,这次当局迅速调遣军队往灾区抢救。

此外,国际媒体前往灾区报道也通行无阻。根据更早前抵步的同行说,3月15ri当天,一些不得通行的地方只需要出示记者证,官员示意放行。他说:“我从来不知道这个记者证这么好用。”

患难与共jing神在灾区随处可感信息的透明也使全社会都能投入到地震灾民的救助工作中。

刚过去的周末,都江堰的街上有不少贴着一个“抗震救灾”的私人汽车,普通人呼朋唤友拉了一堆矿泉水、方便面就想着到灾区去发送。可惜道路不通,很多人的好意很多只能存在仓库里。

患难与共互助的jing神在映秀灾区、包括整个四川都随处可感,然而如果物资救援迟迟不来,灾民未必能持续撑很多天。另一方面,灾后重建显然是一项更艰巨的任务。

离开映秀回成都的道路,我很自然地与几十个灾民一起,走山路然后取道部队安排的大船离开。一路上,有同行问我怎么评估地震对奥运的影响,我选择换一个方式回答他:中国没有因为成功申办奥运而立即融入国际社会主流,却因为这次牵动人心的救灾,因为这次救灾中表现的人道主义光芒、勇敢与毅力而赢得了世界的尊敬。

面对严重的灾情和留守的灾民,咏红有她独特的视角。

对于中国zfu、军队和社会的救援工作,咏红也有她自己的评价。

像咏红这样心系灾情进入灾区采访的外国记者,并不止她一个。

像咏红这样冒险进入地震灾区的新加坡公民,也不止她一个。

天灾无情人有情,此时,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无论是记者还是救援者,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见证着、谱写着这无比伤痛却又绽放着人道主义光辉的一刻。

有人说,新闻是易碎品。可是,在这样重大的历史瞬间,我们相信,以勇气和良知撰写的新闻将成为最珍贵的历史记忆。


状态提示:勇气和良知撰写的新闻将成为珍贵的历史记忆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