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爱耽美 > 虐心耽美 > 穿越制裁 > 第十四章 纵兵长驱

数日内,汉军又和新莽军进行了几次交手,新莽军方面不再对铁浮屠的存在遮遮掩掩,他们被直接运用于正面战场,作为冲锋的决定性力量。

汉军运用尽了一切手段,可是都无法阻挡这一阵钢铁洪流,只能眼睁睁看着敌人突破自己的阵线,打开一个大大的豁口,然后纵辔折返,组织起反复冲锋。

几仗下来,汉军的伤亡可想而知,士气也已经陷入了谷底。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刘秀在部下好说歹说之下,终归在这几场战斗中没有亲自指挥,使铁浮屠不再有突击斩首的可能。

这一日接到邯郸城内的消息,说是守将眼见援军将败,已派人与新莽军方面暗中联络,想要献城投降,对汉军而言,情势到了最危急的关头。

新莽军已经料定,下一次作战之日,就是汉军溃败逃散之时。

铁浮屠再一次摆开阵列,这几日来大大小小近十场战役,他们一共损失不到二十骑,却能破敌刈旗、战果骄人,这一次,他们的统帅料定已是最终决战,便把这支铁骑尽数投入战场,只待击溃汉军后,上演一出纵兵长驱的戏码。

铁浮屠的骑兵们本就是新莽王朝的士兵中百里挑一的健硕儿郎,自身难免有些傲气,又经历了多场战役,早看清汉军底细,认为自己一旦突入敌阵,便就无人能挡,因此只把冲锋当做是日常琐事,浑不在意。

那些其余的新莽军士兵,更是把战斗当成铁浮屠单独的任务,自己负责收拾战场、抢夺一些战利品罢了,也都不把战斗的事情放在心上。

所谓“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此时正是新莽军全体上下最为懈怠的时候。

秋风肃肃,这一场夏日开始的邯郸之役,就要在临近秋天的时候画上一个句号了。

两阵对圆,号角吹动,铁浮屠在其统帅的带领下纷纷策马狂奔,仿佛一群扑向羊羔的恶狼们。

然而这一次,让他们惊讶的事情发生了,汉军居然派出骑兵,反向着他们冲来,似是要寻求决战的姿态。

铁浮屠见了这一幕略显惊讶,不过也随即明白过来:汉军是吸取了头一次战斗时的经验,想要用骑兵结成环阵来阻碍铁浮屠。

但是,这一招,已被铁浮屠的统帅们想出了破解之法,那就是下马步战,以钢铁的身躯破开环阵,然后上马继续冲锋。

铁浮屠们兴奋地叫喊起来,想要立刻给汉军骑兵们一点颜色瞧瞧。

两支骑兵总数上万人,好似空旷的战场中央升起的黑云,当两团黑云接近后,铁浮屠才看清,汉军冲来的是他们的骑兵精锐——幽燕突骑,可他们手上的兵器长得有些怪异。

铁浮屠的统帅一见到那个兵器,便放慢了马速,不敢冲在最前,只让自己麾下骑兵冲上前去一探究竟。

两边冲到咫尺之内,正面交锋已经一触即发!

铁浮屠们看见,幽燕突骑手持一根大棒,借着马力,抡圆了就往自己这边砸,当然,铁浮屠是不会惧怕任何攻击的,他们已经做好准备,等承受下这一击后,就拿起骨朵进行反击。

可令他们意想不到的是,那根大棒砸到自己身上时,猛地传来一阵刺破肌肤的痛感,接着是一股巨力,狠狠地撞击在自己胸腹之间,五脏六腑在瞬间好似炸裂开来,喉头腥甜,一股鲜血不由地就从嘴里飙出。

再一看,原来那大棒上挂着许多尖锐的钢钉,能刺破自己片甲的缝隙。

第一排交锋的铁浮屠还来不及做出反应,就纷纷栽下马来。

幽燕突骑用这样不按套路的打法击落了铁浮屠的前锋后,渐渐有些人明白了过来,想要去躲闪那沉重的一击,不过很快他们就发现,自己身上这套甲胄在设计上考虑“躲闪”这一功能,因其过于沉重,而使穿戴者难以做出灵活的动作。

又有一些人想要用手中的骨朵格挡或者反击,却发现同样是钝击武器,对方的大棒却比自己的长许多,一寸长一寸强,自己根本无法反制。

当然,幽燕突骑攻击的威力并不能长久保持,他们几回合交锋后,挥舞大棒的准头也不似开始时那般了,有几棒抡起来却径直砸在铁骑的马头上,马主人反倒毫发无伤,不过,这样打法的效果与之前并无差别——都是让铁浮屠失去战斗力。

铁浮屠毕竟是精锐中的精锐,当他们大致有三四排全都被击倒后,便收敛了懈怠之情,重新收拢并恢复组织,准备反击幽燕突骑。

可是,幽燕突骑中的一位虬髯将军——王霸——见状,只一个唿哨,大队人马居然拨马就走,留下铁浮屠呆愣在原地。

这就是突骑的厉害之处:来去如风,绝对不是这群重装骑兵能追得上的。

正当铁浮屠想要救助伤员的时候,幽燕突骑再一次出现在他们的面前,这回虽然铁浮屠早有心理准备,可是对方的大棒夹杂战马的冲力扑面而来,其雷霆万钧之势根本无法抵挡,又只能硬接下这一击。

如此这般反复了数次,铁浮屠伤亡逐渐大了起来,他们原本无人敢挡的骑兵哪里吃过这么大的亏,个个都是怒火中烧,当下就不顾一切地揪住汉军展开厮杀。

战斗到此就进入了白热化,双方你来我往兵刃相交,一边是武器优势,一边是奋不顾身,打得异常激烈,两边的伤亡都在节节攀高。

一番昏天黑地的交战后,终究是幽燕突骑武器更长更猛,又已在先期对铁浮屠进行了不小的杀伤,他们渐渐占据了上风。


状态提示:第十四章 纵兵长驱--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