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爱耽美 > 虐心耽美 > 陆海巨宦 > 之三十九 大权
佛没什么联系地李彦直坐在家里。看着风启在“欧阳德、丁汝夔、张经、王上学、方钝”等一个个的人名后面打勾,上去了一个人,就打一个勾,等王上学当上了左都御史以后,李彦直才笑道:“差不多了!”

就在当天,刑部主事董传策上书,请监国裕王登基称帝。以正国本。以安天下!

话说,拥立皇帝登基,关他一个刑部主事什么事?不过明朝的规矩,六部主事官员也是有资格议政,所以董传策就上了这道奏疏。他这奏疏一上,天下人就都明白了:辅徐阁老在表态了啊!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董传策是松江府人,是徐阶的老乡!

在同一天,行人王宗茂也上表请裕王称帝,行人在北京也是个芝麻绿豆官。不过这王宗茂乃是徐阶地门生,同时又是嘉靖二十六年的进士,是李彦直的同学!

这下事情就完全明了了!

御史们看看他们的顶头上司、左都御史王上学地脸色。^^^^忽然就积极起来,泼墨起草,纷纷请裕王称帝!听到风声后,兵科、户科、礼科地给事中也动了起来,他们一动,刑科、工科、吏科的同僚便不甘人后!

再跟着,京城九门、居庸关驻军、天津驻军地有功兵将,并五军都督府左右都督。也都泣血飞奏。求裕王赶紧登基称帝,否则“军心不安、民心不稳、四夷不服、天下危矣!”

如今嘉靖不在。裕王监国,其实也没多少人敢公开反对新皇登基,大部分人其实都持观望态度,想要“等等”!可徐阶将态度一亮出来,而几个实权派人物又分明都站到了他那边去!像李本这种“持重派”已经毫无还手之力!那这群中间派再不表态就不行了!再不上表,等到新皇登基,那时候秋后算账起来,不拥护地人都得倒霉!

一夜之间,满北京城的大小官员忽然都哭着喊着求裕王登基继位,群情汹汹之下,李本吓得屁都不敢放一个!这时他哪里还敢说什么“华亭,你何必这么着急呢!”的话来?他要是说了,都察院那帮言官马上就要跳出来将他扯下马!

小监国也吓得有些没主意了,找来了徐阶哭道:“徐阁老,父皇还在海贼手里啊!军民就拥我登基继位,那不是陷我于忠孝两难吗?这……这可怎么好!”

徐阶忙奏道:“事有经权之分,如今陛下失陷东海,举国惶惶,人心不安,监国登基立极,正是人心所向!既承国祚,又安天下,列祖列宗在上也必庇佑赞同!此事并无妨监国的孝道,相反,这才是为人子孙的大孝啊!”

杜皇后在帘后听了,也说道:“皇儿,徐阁老所言有理!”

朱载连连推辞,徐阶与丁汝夔都垂泪跪诉,磕头请监国以天下为重,以社稷为重,以万民为重!

朱载慌忙下座,扶了两位老臣起来,这才收了泪水,道:“既然如此,那小王就只好顺应天命人心了。”

徐阶、丁汝夔大喜,旁边的执笔太监也赶紧纷纷跪下,作三跪九叩之礼,山呼“万岁!”

至此,君臣之名便定!

“应承了,应承了,监国应承要登基了……”

宫中传出了喜讯,其实宫外的文武大臣对裕王答应继位一点都不意外,然而还是个个装出一副惊喜的模样来,额手称庆:“这下大明中兴有望了!”

满北京都洋溢着喜庆,只有李本的府上寂寂清清,就让家人收拾东西,家人问收拾东西干什么,李本没好气地说道:“准备回家吧。”

“回家?回哪儿地家?”

“当然是回老家!明天我就上表请辞!”李本不是在脾气,他的言语中并没有一丝怒火,有的只是绝望与无奈:“难道还要等人家来赶吗?”

一个差一点儿就有望做辅地大臣,就这么彻底玩完了,他上本告老还乡时,满朝文武谁也不意外,但徐阶却还不肯放他走!眼下新皇就要登基,你却忽然要走,这算什么事儿?怎么着也得拖到陛下登基之后你才能走啊,所以宫里就不肯批复,只是把他晾在那里,虽然俸禄照给,但大事小事都没他份了!甚至就连开海军都督府衙门、廷议海军都督人选这样的大事,也没来问他意见!

这就是朝廷啊!

李彦直感叹着,这时他也在收拾行李了,不过和李本不同的是:他不是辞官,而是打算走马上任了。

“耽搁了这么久,希望东南那边别出什么岔子才好。”蒋逸凡说。

“放心!”李彦直笑道:“朝中座次既定,我背靠朝廷,那就无往而不利!王直虽然先南下了,但就算让他有时间尽统东海群盗又如何?我如今不但名正言顺,而且手掌大权,一到东南,令谕一下,你认为还有几个海商会听王直的?他们如今也就是苟延残喘几天,等着我去收拾罢了。”


状态提示:之三十九 大权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