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客村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战时是个好地方。当年余家先祖避世而居,着实繁荣了一阵子。然而现村那么闭塞,根本就发展不起来。如今通往村里的山道,都是近两年才修好的。

村子里但凡有点出息的,全都搬出了村子,余下的要不就是不适应外面生活的老人,要不就是没条件搬出去的。

余大伟夫妻并不是不努力。

子女都还小的时候,夫妻两个把孩子托在奶奶家照看。余大伟早出晚归地打渔。那会儿还没有修路,张阿娣就每天背着鱼获去镇上卖,天不亮就要出发,回来的时候早就已经天黑了。

等余绡稍微大了一点,他就不在奶奶家住,自己带着妹妹。原本余大伟夫妻不同意,可是在听了儿子的话,再悄悄证实了之后,他索性就放开了。余奶奶带孩子,光顾着余城,余绮摔了都不会伸手扶一下,吃饭更是多伸两下筷子都要挨骂。

儿子六岁,女儿三岁,自己待着肯定不放心;然而村子里却连自己的老母亲都没法托付,更不用说托付给别人了。

于是余绡和余绮的童年,是两个人一起依靠着长大的。等到后来余大伟夫妇好不容易攒了点钱,买了辆摩托车,结果却被余大伟的哥哥俞大刚借了去,并且一借不还。那时候的一辆摩托车价格不菲,余大伟从小被教着有好东西要给大哥,大哥是顶门立户的长子;但是看着自己的老婆起早贪黑,心里面多少起了点疙瘩。

在这之后,类似的事情不知道发生了多少。

一桩桩一件件累积起来,余大伟还惦记着兄弟情分,张阿娣早就已经忍无可忍。好不容易儿子得了一笔意外之财,家里眼看着就要过上好日子,关键是一家人终于可以远离余家这些吸血的亲戚,张阿娣哪里还能忍?

余大伟被老婆张口而出的离婚吓了个够呛,张了两下嘴巴,手指往裤兜里掏了掏,只摸出一个打火机,这才想起来自己戒烟已经有些年了。家里日子苦,哪里有闲钱买烟?有多的钱,还不如给丫头买件裙子穿?

两人将近二十年的夫妻,他知道老婆这回是说真的。想想自家大哥妹子不是在县城里有房,就是在县城租房子住,他们家却连给丫头买件像样的衣服,都得仔细算计着。他当下用力一点头,把银行卡从兜里掏出来放在桌上,眼眶微红道:“行,听你的。这钱是阿绡的,具体怎么用,等他回来了再商量!”

张阿娣把卡拿过来收好:“等明天阿绡回来了,咱们再好好说道说道。”

提起儿子,余大伟总算是恢复了一点心情,一边去寻了簸箕扫帚,一边问道:“阿绡不是说今天早上出发的吗?一会儿应该到家了吧?”

余绡去打工的地方是邻市,听起来不远,但这边都山路,也没有直达的长途车,得火车倒汽车一整天,加上下了汽车之后,山路都得走上很久。

邻市是沿海省城,经济发达。两个地方明明相隔不远,却分属两个省份。经济发展水平更是和县城不能相提并论。他们这边很多年轻人,都会选择去邻市打工。

张阿娣看着男人把她刚才砸的碗扫干净,说道:“我让阿绡在县城住一晚。现在咱们家不差这一晚上的宾馆钱。晚上走山路多危险。咱们这段路虽说是修好了,可那路灯一年到头都不会开一次的。”


状态提示:第2节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