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还很年轻,却已经对于人情世故有了充分的了解,但又能在赞誉或诋毁中,守住自己的本心。

他有强硬的背景,懂得善加利用,却不会仗势欺人。

他还是初中生,但早已比郑吒这样的成年人成熟得多。

更重要的是,生长在大家族中的他,看过了世界的许多面,也正是因此,他可以理解上条的很多举动。

执着,坚毅,骄傲,忍耐,理智,温柔,善良,敏锐,聪慧,果断……

这样的少年,很难让人不喜欢。

‘雨宫,如果说一开始只是哄小孩,现在这样分析下来,和迹部少爷交往,好像真的还不错呢。’

‘啊,’雨宫冷静的声音里也带上了一点淡淡的笑意,‘你们不是就[正在交往]吗?’

‘不是[你们],是[我们]哦。’

“呐,”带着一抹淡笑,上条看着眼前的少年,有些突兀的开口,“迹部少爷喜欢的是谁呢?我?雨宫?还是西园?”

少年因他突然的开口愣了愣,但接下去的问题让他立刻皱起了眉,“上条你又在搞什么?你们不是一个人嘛?”

意料之中的答案。

极轻柔,却很真实的,上条低声笑了起来,‘你看,雨宫,这就是他特别的地方啊。’

所有人看到的都是“上条水树”,“雨宫一彦”,“西园伸二”的时候,迹部景吾看到的,是“一个人”。

这才是真实。

多重人格,在心理学上被定义为同一个身体中分裂的互相独立的不同人格。因为文学作品很喜欢以此为题材,所以很多人都受其影响,认为应该将独立的人格作为单纯的正常人去考虑,但事实上不是这样的。

即使是不同的人格,由于经历和成长环境的一致性,他们归根到底,还是一个人。

比如说,长期受到暴力虐待的人很容易分裂出狂暴性攻击型的人格,那是因为,他将正常状态下无法发泄的反抗情绪通过另一种方式发泄出来了,说到底,有着“发泄”这个yù_wàng的,还是他本身。

而他,雨宫,和西园更是如此。

甚至要再复杂一点。

在《多重人格侦探》的原作里,雨宫和西园被制造出来的目的,是为了复活“路易.莫斯顿”,所以如果说,西园代表了“路易.莫斯顿”的疯狂的话,雨宫则代表了“路易.莫斯顿”的冷静。而当上条这只蝴蝶飞进这个世界的时候,故事被打乱了。

作为“link”计划制造出来的“母亲”,无论他想不想,他实际上是取代了“路易.莫斯顿”的位置。

如果说原作里西园和雨宫是“路易.莫斯顿”的“孩子”的话,现在,就人格编码来说,他们是上条的“孩子”。

因为所有“子体”的人格编码,都来源于“母亲”。这也正是学窗会将“link”实验的成功体命名为“母亲”的原因。

这决定了他们存在着异常紧密地一致性。

表面上看,他,雨宫,或者西园的性格都没有任何改变,但实际上,这种一致性真实存在,并影响着他们的所有行为。

作为主人格的上条水树的决定,会成为三个人格共同的决定,雨宫会为这项决定推敲所有漏洞,提出意见或建议,完善它的可行性,西园会根据自己的行为模式对其进行一定的修正或篡改。

但唯一不变的是,他们或许会推托或闹变扭,但不会有根本分歧。

上条讨厌的东西西园不会喜欢,西园不想做的事情上条也不会想做,雨宫对于事物的看法,同样会变成三个人一致的看法。

因为他们是“一个人”。

共通的情绪,不同的表达。共通的思维,不同的模式。共通的问题,不同的处理方法。

他们比一切存在都更亲密,有着独特的细微区别的同时,又分享着相同的经历,经验,知识,感情。

就如同大脑负责思考,心脏负责跳动,身体负责运动一样,只有他,雨宫一彦,西园伸二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完整的“上条水树”。

不是上辈子为了无望的正义迎来绝望的死亡的女子,而是“上条水树”。

现在活在这里,并将继续活下去的,特别的存在。

上条曾一度很担心他的介入会给西园和雨宫造成很不好的影响,毕竟他是原作里不存在的人,但是雨宫却告诉他,他们不介意。

‘你是我和伸二都承认的存在。因为你,我们完整了。’

摆脱了“被制造”的片面,分享到了原来不可能感受到的感情,得到了崭新的真正的人生。

上条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如果不是雨宫和西园给了他与这个世界最深的牵绊,他怎么可能像现在这样,享受到愉快的,甚至可以说是美好的生活呢?

所以他虽然会和别人解释自己是多重人格,但却也从来不会忘记,再跟别人强调一次,他们是“一个人”。

可惜至今为止,他遇到的所有人中,真正能这么认为的,只有迹部景吾。

这也正是上条最初,会纵容这个少年用笨拙的套话从他那里骗去一个告白的原因。因为他看得出来,无论在外面的是谁,迹部眼神里的东西,从来没有变过。

不过,“迹部少爷,别人都会把我们当成三个人呢。”

“别把本大爷和那些不华丽的人相提并论,”抬手拨了拨头发,迹部挑起嘴角,“本大爷不像他们,本大爷可是经常上网的。”

“上网?”这和上网有什么关系?


状态提示:第75节--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