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爱耽美 > 古代耽美 > 小驸马 > 第3节
业大,但胜在做事不张扬,对下人和工人也不错,就拿这一品斋的老板来说,是云家的家生奴才,原先是府里

的一个小管事,后因做事爽利周全,放了出来,打理一品斋,没两年,云家给做主脱了奴籍,娶了娘子。现在云掌柜已经不是云家的奴才了,但忠心更胜以往,处处想着云家的好,这仅仅是其中一例。

云片糕是一品斋早上的点心,都是定量做。有时候前面人买多了,后面的人买不到,那也只好明天起早,起码在南山镇上,还没人敢在云家铺子里闹事,不张扬并不代表没本事,相反云家的三个少爷个个都不是好相与的人物。碰上哪天客人少,剩下些品相不太好的,掌柜就送给店里做事勤快的伙计,一则鼓励店里的伙计好好干,二则让众人知道一品斋从来不卖过夜的点心,三则宣扬了云家对下人的仁厚。一举三得,这个掌柜不可谓不聪明。

叶青读过两年书,识字,加上人确实勤快,一月之中得四五次点心是常有的事情。感念莫家不时的接济,就经常带过来给景止他们三个,莫家不缺这点东西,但不好拂了人家的一片心意,人情债最不好还,莫南槿知道。

莫南槿一家刚来南山镇的时候,孙家的境况还是不错的,叶青爹三十出头,很能干,里里外外帮了莫家不少忙,但谁也没想到,大前年春里,随人进山打猎,回来大病一场,看医问药,钱没少花,地也卖了一大半,可病总也不见好,家里的境况倒是一天不如一天,最终也没能熬过前年的冬天去。

=================================

作者有话要说:沈子楚不是男主,

5、莫家鱼塘

田家要挖鱼塘,听小莫说,现在镇上尽人皆知的事情了,镇子就这么大点地方,一丁点的风吹草动,就能传的沸沸扬扬,再加上田家这次又特意放出话来,说他们养的鱼非常贵重,都是要卖到府城去的,寻常百姓见都见不到,更别说吃了。

原先南山镇上只有莫家有鱼塘,现在田家也要做这生意,有人就悄悄留心起莫家的反应,莫南槿是该怎样着还怎么着,天底下又不是只有他一家能养鱼,菜都种上了,麦地里锄过一遍草,地里的活告一段落,他想着也该去鱼塘看看了。

大小毛头在街上溜达,莫南槿喊了一声,它们也跟着过来了。

鱼塘是前年挖的,地不是买的田程的那些,是临近的一块,离河水还要近一些,地势低洼,云州夏秋两季雨水多,经常性的积水,土壤盐碱化严重,农作物的收成很不好,主人家一直想把这地卖掉,但没人看好,即使出到二两银子一亩也没有人买。

来的第二年,莫南槿就看好了,想买来做鱼塘,但那时手里的银钱实在短缺,即使买了地也雇不起人挖鱼塘。一直到前年秋天,莫南槿用十两银子的价格买了近五亩的土地,主人家终于脱手,很快就结了地契。

趁农闲雇人挖了鱼塘,买了鱼苗。近三亩的水塘,挖出来的土填平了周围的低洼地带,莫南槿让人扦插了桑树枝。

两年多过去,桑树已经长起来了,光每年的桑葚都摘好几百斤,这里荒郊野外的,没什么住户,水边芦苇荡里野鸭和水鸟成群结队。

“这桑葚还有一个多月也该熟了。”这东西无法保存,一熟就赶紧摘。

“前两天路过一品斋,云掌柜还说这事呢,说今年还按照老价钱收。”明庭随身在侧,回了一句。

“原也没指望这个赚钱,老价钱就老价钱吧。”不卖,自己家也吃不了。

水塘边上有个农家小院子,占地不大,青石墙面,黄色稻草的屋顶,院子外围的竹篱笆下是刚出芽的芸豆苗,碎石子小路从房门口一直延伸到水塘边。

老李叔摇着木船在塘里撒鱼食,老远就看见莫南槿两人过来,一撒完鱼食上岸来了。

“东家,今天怎么有空过来了?”老李叔是和赵叔一年逃荒过来的,那一年,大宁很多地方都遭了灾,难民很多,朝廷的赈济灾银只能解一时的燃眉之急,很多人都选择了逃离家乡,南山镇那年的收成还好,涌进了很多难民,后来

朝廷又颁下了很多灾民优抚返乡的政令,不少难民就都陆续返回去了,毕竟乡土难离,再加上在异乡也没有田地,亲人。留下来的也有,但不多,赵叔家是一家,老李叔家又是一家,赵叔不能走,是因为已经能够卖身为奴,返乡的事情就不用想了。

老李叔则是另外一个原因。老李叔身边只有一个女儿,逃难的时候自然是带着的,他们逃到南山镇的时候正好被一户人家收留,这个人叫田大壮,虽然同姓,但和田方家是扯不上半点干系的,家里孤身一人,日子过得颇为贫苦,没有田地,平日里靠打些短工过活,养活自己倒也绰绰有余。一时好心救了李叔父女两个,后来这两父女感念其恩德,加上田大壮男未婚娶,李素素也就是李叔的女儿也是云英未嫁,就结了这一段姻缘。

前年挖鱼塘请人,老李叔和田大壮都过来了,鱼塘挖好了,可这鱼塘的看护和喂养也是需要人手的,莫南槿只会些理论的功夫,具体要做起来却是不行的,小莫和明庭更是没有接触过了,南山镇没人养鱼,当时莫南槿想的是到邻近镇上请人的。没想到老李叔自己上门来了,说以前在自己家乡的时候,帮别人看过鱼塘的。莫南槿大略的问了几个问题,见老李叔答得很有条理,便知道他是真的做过


状态提示:第3节--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