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收粮食季节家家户户都要去占地排队…也少不了各种争吵。

闲话少叙,梓箐微微有些意外的是……大婶二婶……她们怎么在自家的院子里?

坐在枇杷树下,旁边放着针线萝,几个女人围坐一圈,一边做着手里针线活,一边有一搭没一搭聊着天…在旁边的石台上放着一个簸箩,里面装着一些煮花生,旁边还有一盘酱豆干…

看那气氛好融洽好…亲切温馨哦。

梓箐是知道的,这几年随着自己家过的越来越好,好到他们拍马都跟不上的时候,他们的关系就开始慢慢缓和了……可是貌似也没好到这种程度吧。

吴大英抬头就看到梓箐,连忙将手中的针线放下迎了上来,将梓箐背上的背篓接了过去,“小兮回来了,看你又是走路回来的?跟你说了直接坐车就是了,不要节约那几块钱……别忙吃,等下先喝点水……”吴大英一边说着一边往屋里快步走去,“上次我在电视上看的,走累了不要急着吃东西,要先少少喝点水,看妈给你做了什么?红豆汤……听她们说女孩子吃红豆汤比较好……”

又是一阵絮絮叨叨,真是又幸福又“折磨”……真的是好唠叨哦。

梓箐只能应哦着,实在是憋不住了也不妨撒撒娇,莫说,吴大英最吃这一套,只要梓箐抱着她脖子蹭蹭拉长声音说“妈,我知道啦……”她就会收口。

ps: 村民甲:村长,你看吴寡妇她天天都在那里弄各种各样的吃食,哪里有个女人该有的样子。

王成:那是她自己挣的,想怎么吃就怎么吃,有本事你也可以去做啊。

村民:……哄笑

村民乙:敢情那不是你媳妇才会这么大度了。

王成:我媳妇的话就不让她自己那么辛苦的去做了……我帮她做。

村民:…………

第1292章 时间是把杀猪刀

这边大婶二婶看着母女两人互动,眼睛都快落到碗里了,也连连附和,看向梓箐的眼神充满了艳羡,嘴里啧啧有声:“小兮真是好福气啊,你妈早就在那里算时间了,以为你会坐车,见你迟迟没回来就料定你是有走路的……”

“看小兮多懂事,模样长的越来越俊了,以后肯定是个大美人,你妈真是没有白疼你,不像我们家的那个……”

“哎,老二媳妇你快别提了,你们家那个还好,现在还在读书,以后还是送去职业学校让他们学个技术啥的,总归是还有的盼,我们那几个说起来才是真的气人啊……”

梓箐接过吴大英端来的红豆汤,见大婶这个样子,心中一动,下意识问道:“大婶,二姐回来了吗?”

几人齐刷刷顿住,看向梓箐,吴大英直跟她递眼色。梓箐连忙收口,嘴里呼哧呼哧喝着红豆汤掩饰。

吴大英连忙过去拿出筐子里一件半成品鞋垫问两人这花样怎样,好不好看,怎么走针等等,其实看得出来,几人神情都不太自然。

梓箐心中一动,莫非夏小菊出什么事了?

脑海中浮现出自己刚到这个剧情世界发生的事情,不由得一阵唏嘘。

梓箐下意识的多看了两个婶子一眼……几年过去,看起来……老了好多,两鬓已经有了灰白的颜色,脸上皱纹纵横。再看吴大英,貌似这些年就没怎么变过,甚至比自己当初刚进入这个剧情世界看到的辛苦暴躁更加好看了。

莫非这就是所谓的相由心生?!

也是,梓箐在家里的时候时常听到从隔壁老夏家院子传来呵斥叫骂声,甚至是打骂……跟当时听到的夏正名打大肚时的夏母一样,牙齿发酸。

再加上儿女又让她们c—ao心不已,怎能不早生华发?!

只不过这一切都是他们自己中下的因,自然要承受结下的果。

梓箐觉得其实吴大英才是真正的城府和睿智,仇恨不能真正击垮一个人,但是“怀柔”却可以让她立于不败之地。

就像现在。不仅仅是在两个嫂嫂面前她不仅收获了名誉赞美,邻里和睦,还有真正的身心愉悦,健康。不管是从心灵还是身体,她都强过同龄的妇人!

现在外面已经没有人明里暗里叫她“吴寡妇”了,都是“吴大妹子”或者“吴大姐”,眼里口里都是艳羡。

和原剧情中一样,大婶生养了五个儿女。大女和三个儿子都早早辍学在家。如果说最开始是因为学费因为要帮着家里干活,可是后来生活条件渐渐变好了,他们已经完全有能力支持他们上学,可是他们仍旧读不下去。

十七八岁的年轻人整天窝在家里也不是个事啊,按理说不管是外出打工或者是学一门手艺都没有饿肚子的道理,不过他们将父母的“精明”学了个十足,觉得去给别人打工觉得老板苛刻,工作辛苦繁重工资又低;拜师学艺又觉得师傅都是藏着掖着“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人,而且拜师费又高,天天还要挨师傅的训斥使唤……总之是高不成低不就。二十来岁了还一事无成。

在农村,二十岁已经算是大龄青年了,留在家里也没用,去年大婶给大女夏小燕选了一户人家嫁了出去,貌似梓箐每个星期回家一次经常看到大姐在大婶家窝着,听说是在婆家受了气。刚开始她丈夫还来丈母娘家赔礼要人,后来干脆就不来了,于是夏小燕又自个的回去了……

大婶的大儿夏斌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人长的倒是俊朗,不过经常到录像厅【注1】去。跟街上那些混混搅在一起游手好闲,还把家里的东西


状态提示:第554节--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