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中,清晰地倒映出唐慎和王溱的身影。王溱颇为诧异地看向唐慎,唐慎笑道:“这面镜子,是送给师兄的。师兄也知道,圣上命令我唐家为垂拱殿换上琉璃窗户,工坊折腾了许久,才做出这种又大又宽的一面长琉璃。做出琉璃后,我就又做了三面这种大镜子。”

说到这,唐慎咳嗽两声:“一面是给圣上的,还有两面则是给师兄和先生的。师兄和先生的那两面做工比第一面要粗糙点,因为是由我设计的,花纹样式没第一面那么好。”

王溱默了默,微微笑起:“这面很好。”

唐慎心道:那我这次送礼,算是送对了?

这次逛超市之行,宾主尽欢。

不知从何时开始,唐慎给王溱送礼,已经送成了习惯。一开始或许只是为了拍马屁、套近乎,但渐渐的,看到王溱收到礼物时的愉悦,唐慎也会心情不错。

王子丰对他好,他就想回报对方,送礼物就是一种方式。

这一晚,唐慎做了个美梦,梦醒时忘了是什么,只记得应当非常温情。

四月底,唐家工坊做出了数十面大玻璃,送入皇宫,给垂拱殿换上了真正的玻璃窗。

赵辅原本只是随口一说,让唐慎给自己换窗户,如此他也好有个由头赏赐唐慎,提拔唐家为皇商。谁料换了玻璃窗后,赵辅是爱不释手,他大笔一挥,直接给垂拱殿换了个内殿匾额——

『仙璃洞天』!

全是琉璃做的窗户,这放到天庭,神仙住的地方,也只有这般手笔了吧!

赵辅心情大好,赏赐了唐慎一大堆东西。同时又下达了一个任务:“景则,不如把朕的紫宸殿、大庆殿……都给换成琉璃窗户吧!”

唐慎心中叫苦,嘴上却道:“臣不胜荣幸,定不负陛下所托!”

大块玻璃十分难做,唐家工坊又要开始加班加点了。

百宝阁的生意渐渐稳定下来,唐慎也将生意上的事一步步交给唐璜和陆掌柜。

五月下旬,唐慎正在勤政殿中审阅奏折。他翻起一本从外省送来的折子,打开看了起来。渐渐的,唐慎的目光凝重起来。看到最后,他又从头开始,又看了一遍。

思索再三,唐慎下定决心,拿着这封折子来到到徐毖的屋子。

唐慎先行了一礼,道:“徐相公,下官唐慎,今日见到一封折子,想禀明大人,再做j-i,ng简。”

徐毖放下手中的书:“哦?什么折子,拿来一阅。”

唐慎恭恭敬敬地把折子递了上去。

徐毖翻开折子,看完后,他笑道:“没想到蜀地还有这般的趣事。用一张纸来代替银钱,确实是个不错的主意。蜀地道路崎岖,交通难行,向来与外界沟通不多,俨然一个自治自理的小国。”顿了顿,徐毖道:“此话只是咱们二人说说罢了,只说在这间屋子里。”

唐慎心中畏然,自然道:“是。”

徐毖:“出现以纸代币的事,发生在其他地方,还显得奇怪,但发生在蜀地,就不足为奇。这封折子确实有些意思,放在我这,今日我亲自送给圣上,你先下去吧。”

“是。”

唐慎离开了徐毖的屋子,可他心中思绪复杂,无法静下来。

此时此刻,出现在大宋蜀地的纸币,并不像唐慎记忆里的那样被称为“交子”,它还没有名字。但唐慎知道,纸币代替铜钱、银子,这是不可抵挡的历史潮流。如果做好这件事,定然会成就一番大事业,甚至将大宋的经济繁荣度再提升一个新的台阶!

按照后世那个世界的历史,交子推广到全国范围内,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至少赵辅还在位的时候,不可能。哪怕是唐慎,他这辈子也看不到。

如何才能加快全国纸币化的进程?

找徐毖?

徐相公虽说曾经有雄才伟略,但近些年来,他退居二线,向来与世无争,很少在朝堂政事上发表意见。凡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和他商量,他定然不会理会。

唐慎左思右想,他没有回四品官员的屋子,而是来到户部尚书和礼部尚书共用的堂屋。

礼部尚书孟阆正在吩咐手下,准备月底的祭祀仪式。忽然见了唐慎,他挑挑眉。

只见唐慎先敲响门,王溱看到他,露出惊讶的神情。

王溱:“进。”

唐慎走到王溱的桌案前,作揖行礼:“下官唐慎,想起昨日有事忘记与尚书大人说了,不知尚书大人现在可有空闲?”

孟尚书故意地笑了一声:“我瞧你的官服,似乎是个四品的中书舍人,并非户部的官。怎的,你还有事需要找户部尚书大人?”

作者有话要说:  孟大人:王子丰三天没怼我了,三天!我浑身不舒服!瞧我怎么戏弄他的小相好!

第75章

唐慎站在屋子中央, 往前看是神色淡定的王溱, 往后看是一脸看好戏的礼部尚书孟阆。他顿时一个头两个大。

这位礼部尚书孟大人, 可不是个善茬。

唐慎会试时,就是这位孟大人当主考官。虽说进士们的主考官名义上是皇帝,可硬要说起来, 孟阆也算得上唐慎的“恩师”了。偏偏这位孟大人,总是喜欢捉弄他。唐慎第一次来勤政殿,当时他还是起居郎, 就被孟尚书好好地戏弄了一番, 强行拉着他在六部之间游街示众!

四品小官唐大人可惹不起对方,但不意味王溱惹不起。

只见王溱将茶盏搁下, 青瓷杯座落在檀木桌上,发出咔哒一道清脆声响。王溱看向唐慎,


状态提示:第164节--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