吗?”

我说我不知道,市里娱乐场所那么多,我知道都是谁的老板,我又不是文化局长,又不是管他们的。

“那我告诉你,银杏楼的老板叫孟高,是孟超的弟弟,孟超的亲弟弟。”

“哦,是他?”

“对。是除了孙书记和汪鑫,你知道还有谁在一起吗?”

“我不知道。”

我又不在一起,我怎么知道?

“不是别人,就是孟超。”

凌通不仅知道他们三个进了银杏楼,还暗暗跟踪了他们。凌通后来把他的所见所闻一五一十告诉了我。

如果说,之前我谷子的官场之路是有范正大扶着携着,那么,之后一段时间,就是靠了孙书记这棵大树的遮阴。有一次我和一个也是混官场的朋友聊天,他就略带妒忌的口气对我说:“林谷,你有才华这没错,但如果没有范书记孙书记这些贵人及时出现在你面前,你进步的步伐最起码不会那么快那么顺利。人家从副科到副县,至少要十六年,从副县到正县,一般也要六年,你倒好,不到十年功夫,就顺利爬到正县级。”

孙书记确实是我林谷成长道路上不可绕过的一个重要人物。在这里有必要把孙书记简单介绍一下。孙书记比我谷子整整大二十三岁,第一学历不高,最后的学历是省委党校大专班,这样的学历也只有在仕途上有作用,中

国的许多官员“相当于大学毕业”都是党校毕业生。可以说党校是培养干部的摇篮,也是为那些官员们混来一纸文凭的理想场所。孙书记是从基层一步步上来的,在乡镇一级打拼多年,有基层工作经验,县级位置上停顿的时间长,后来有一个援藏的指标,没谁愿意去,孙书记去了,没想到这正是一个机会,援藏一年回来,提拔为副厅,让那些当时暗暗庆幸没有选中自己的人后悔的肠子都青了。后来更是一发不可收拾,三年一个台阶,从副厅级到正厅,到现在的副省级市委书记,刚好用了九年的时间。这样的速度,在论资排辈为主基调的中国官场,也算是火箭速度了。有一种议论,说是上面有这样的意思,让孙书记在市委书记位置上干满一届,很可能能进入省委领导核心,升为省委常委。

在市委书记任上,孙书记做出了一些非凡的成绩,首先是经济总量的发展,达到两位数,比前任上升了两个百分点,更突出的政绩也就是面子工程就是城市建设,重点就是中山路的改造和一河两岸的规划建设。中山路是一条老街,街道狭窄,两边的房屋破旧不堪。以前的两届市委书记都打过中山路改造的主意,最后都是因为拆迁阻力太大而放弃。

孙书记到任后,首先把中山路改造列为议事日程。并且亲自兼任总指挥。他了解到,拆迁最大的阻力来自一个退休的级别不小的南下女干部,那个南下干部不要看她是个女的,听说还练过武,最拿手的就是舞剑,年轻的时候,只要利剑在手,十个八个健壮的男人都不在话下。她曾放出话,谁要是敢拆她家的房子,首先看她手中的那把利剑答应不答应。退休前,她就是正厅级,退休提半级就是副部长级别,听说前两任市委书记登门做她的思想工作,她连见都不见。

有这样一个级别高名气大又有功夫的“钉子户”做后盾,中山路的老居民户底气十足:要拆?可以啊,邝主席那个南下干部姓邝今天拆,我明天马上就拆;邝主席她家上午拆,我们下午就动手拆!


状态提示:第292章出乎意料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