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谈。说对了,给我提供参考,说的不对,那也不打紧,权当一次私人式的谈话。”

听我这样说,李旭才又说:“林县长,依我看,有两条路。”

“哪两条路?”

“一是发展工业,二是土地开发。”

其实,两条路子都是引进外资,搞活自己的经济。

“李县长,我有一个想法,就是想把康明山从富竹乡调出来,担任招商办主任。你看如何?”

“康明山倒是个有魄力有能力的人,人也正派。”

李旭后来又补一句:“我一直很欣赏

他。”

听他这样说,我心里就更有数了。至少常委里面,我已经有了一个坚强的支持者。

和李旭沟通很顺利,和汪书记沟通就不顺利,干脆就是一塌糊涂一败涂地。

汪书记单名一个鑫字,也许是五行缺金,父母就给他取了这个名字。

汪书记是北边人,却没有北方人应该有的高大身躯,只是满口卷舌音的普通话,提醒我们他不是南方本地人。汪书记是林学院毕业生,也算是知识分子出身。范明春行伍出身,倒显得斯斯文文,很有儒将风度,汪鑫知识分子出身,外貌却像个大老粗。

汪鑫原是个农村人,父辈以及父辈的父辈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人,到汪鑫这一辈,汪氏家族发生了转折。1976年9月,汪鑫被推荐上了大学,进入南方某省林学院,从此,汪鑫开始打造自己的“辉煌历史”。

大学时期的汪鑫一年四季都穿一条绿色的军裤,生活中很朴实,倒有一股军人气质,总让人以为他是个复员军人,说话又简练,逻辑性也强。在大学就以能言善辩著称。

推荐的大学生年龄不一,来自各条战线,同学里面,汪鑫表现比较成熟,比较突出,一点不像来自北方农村的农村男孩。那个时期的汪鑫表面也很谦虚,见到老师恭恭敬敬,见到同系的同学都会点头打个招呼。同学拥戴他,老师也很欣赏他,入学第二年就被选为学生会主席,常让他负责组织文艺活动和运动会什么的。

两件事情,更让汪鑫在校园里树立起了自己的威信。第一件事是篮球。林院的师生们起初打篮球只是乱拱一气,几个人凑到一起,不讲技术,只讲输赢,有时让输者请一餐饭,嘻嘻哈哈开开心心地玩。汪鑫观察之后,加入进来,他的加入,让“游击战争”变成了“正规战争”。他对大家说,要打就认真打,打得像模像样,打出我们林院的水平。他将同学分成两队,分别为林院甲队和林院乙队,自己做了甲队队长,学生会副主席做了乙队队长,还临时请来体校的老师做业余教练。从此,大家开始正规训练和比赛,技术上也得到大大的提高,汪鑫多次带领学校球队跟外校比赛,常常是大胜而归。林院篮球队声名大振,队长兼组织后卫的小个子汪鑫也出了名。

第二件事是汪鑫被推举为学生会主席后,带着部分学生代表学校食堂“开火”。林院食堂的员工基本上是当地农民,不仅做饭炒菜马虎了事,而且对学生的态度也十分横蛮,不把学生当回事。那是尚未结束,但学生可以批斗老师,却对那些“农民工”无可奈何。也有学生在校园里张贴大字报,但这根本没用,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汪鑫当上学生会干部后,和食堂工作人员进行了面对面的交锋,几经努力,最后促成了食堂实行评分制。他要求食堂师傅们必须统一穿白色工作服,挂牌上岗,并在校门口挂上意见箱,接受同学投诉,然后,定期开箱评分,哪位师傅表现好,分数就高,表现差,分数就低,他们的工资与分数挂钩。这样一来,食堂人员的态度马上有了很大的转变,学校的伙食也得到根本的改善。

“让康明山当招商办主任,不行!”

汪书记一口就回绝,连回旋余地都没有留。

“据我了解,康明山的工作能力很不错,应该能胜任这项工作。”再说,他在富竹乡也干的很不错。”

我当然不会轻易放弃。

“乡下干得好,不等于县城一样干得好,富竹乡的工作搞好了,并不意味着能把招商办的工作干好。”

这是什么逻辑?

我望着汪书记秃秃的头顶,心里很不服气,却又无可奈何。

“要不先让他试试,不行再换人?”

“林县长,恕我直言,你这句话就显得不成熟了,工作不是过家家,哪能随便乱来?行就行,不行就不行。”

原来这个汪书记根本就没把我这个搭档放在眼里,在他眼里我还是个不成熟的学生娃。

我本还想跟他商量一些别的事情,看他这副模样,就没提,匆匆告辞一声,急忙退了出来。

我去了康明山在县城那个家,把觐见汪书记的情况一五一十告诉他。我说:“康明山,汪书记对你成见很深,这件事怕是没有指望。”

康明山听罢,倒是一副早已有所意料的表情。他给我冲一杯茶,端到我面前,说:“谷子,你告诉我说你被狗咬了,我一点不吃惊,要是你告诉我你把狗咬了,那才是大新闻。当初你提出这件事,我为什么不热心,为什么?就是因为我知道结果,就是因为我知道汪鑫这个秃驴,他不会让我得意的。”

我在康明山家里用的晚餐。康明山的妻子是县幼儿园园长,很贤惠,很会弄菜。

他们有一个上初中的儿子,长得像母亲,眉清目秀,也很有礼貌,一见面就叔叔长叔叔短


状态提示:第248章逆我者亡--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