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爱耽美 > 言情总裁 > 光绪中华 > 第四十章 新军新风范
谢道:“叩谢皇上龙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番操练之后,马军步军阅兵结束,我也打道回宫,因为德籍教官尚未到位的缘故,这支一万两千人的军队,目前只是做一个基本的素质操练,等教官一到位,即行开展现代军事教育。我更从翰林院,詹事府,宗学等处选派了一些道德文章极好的年轻人,去龙旗军做思想教育工作。灌输忠君爱国思想。(詹事府是辅导太子的文官办事机构,宗学是宗室子弟上学的地方。因还没有太子,詹事府一直没事做。)

又一段时间之后,命令载洸带领侍卫轮流排班去受训,侍卫们平时养尊处优,也该受受这样的训练。

剪辫子一事,如我所料的,引起了大规模的反弹,甚至京城里甚至议论纷纷,坊间有流言传出,慈禧太后乃是皇帝亲手杀死的。这事由善耆亲自在跟,一定要查处幕后主使人来。而荣禄自加入军营之后,好像倒是没有什么异常的表现,我又亲自接见了几次聂士诚,向他强调了这支新军一定要绝对服从皇帝的意志。

翁同龢等一批人,与宗室中一批老派人物联络颇深,甚至惊动了一直在家养老的奕忻,恭亲王甚至还亲自到宫里来找过我几次,我请他在这当口帮我一把,国家大计刚刚铺开出去,国家最重要的是稳定。

奕忻这年五十九岁了,他知道我的心意是要走当年洋务派的道路,把国家弄得强盛起来,而且步子跨得比他还要大,还要远。是以他提议由他再度出山,利用它的威望把宗人府署理了起来,更兼了皇家玉牒馆总裁,宗室事务全部交由他来负责。这下我可以集中精力来对付汉人大臣以及地方督抚方面的物议。

要改变这个根深蒂固的国家,谈何容易?翁同龢在我那幅亮辅良弼的条幅作用下,又见我重新起用了恭亲王奕忻,顿时老实了一点,我又亲自去了他府上几次,多做了几次工作,终于他安定了下来,他做了几个月的领班军机,顿时便隐隐有清流派领袖的风范,他一安静,朝堂上终于也安静不少。

当然我后来听志锐说起,翁同龢这家伙也怕,他多富才华,自然知道康熙在办明珠之前,便送的是这样四个字。是以皇帝给了他面子,他自然也知道收敛,跟皇帝没完没了的闹下去,可没什么好果子吃。

这也使我有些心焦起来,努力了这么久,成效却还半点没有,倒是到处得罪人了。虽说要改革一定会得罪人,但是……一定要将这些人的反弹之心控制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

到了八月中秋这天,我下了一道明诏,颁示全国,表明了振兴国家的宏愿,争取全国的民心。二来下诏令各地督抚在来年正月十五齐聚北京,一来盘点去岁各地状况,二来是为了向他们这些封疆大吏说明朝廷的决心,和我这个皇帝的决心。

便这样,新军教练陆续到来,盛宣怀回了折子上来,大清皇家银行已然定好章程,正筹备开办;江南传来消息,皇家阿姆斯特朗船厂已经开工,第一条船便是皇家海军的订单——一条鱼雷艇。而德国伏尔锵船厂与马尾造船厂的合资选址已经结束,正筹备奠基仪式。从英国购进的第一批鱼雷艇已经到货,交付皇家海军使用。南洋福建广东等各地水师,俱并入皇家海军总统。马克沁先生经过与郭嵩寿的磋商,愿意以二十五万两银子的价格出售马克沁机枪的生产权,此事交由天津制造局筹建枪炮厂。汉阳铁厂也传来好消息,经过德国技师海因里希从德国大力采购马丁高炉,铁水质量达到皇家阿姆斯特朗船厂的技术要求。目前正努力扩大产能,以应付将来大造巨舰所需。

形势看上去都还算不错,播撒下去的种子,多多少少的都萌发出了一些新芽。

——————————————————————

发完这一章,我就去火车站啦,未来两天更新可能不规律,会尽量到网吧更的。还请多多体谅,对不住各位了。

剪辫子啦,没耐性的人估计还是要骂,呵呵。懒得理了。

第四十章新军新风范在线阅读


状态提示:第四十章 新军新风范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