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的是言官,连刀都不会拿的,更别说杀人。”

狄冬青惊道:“当真?可是柏家的少爷却能够领兵。”

瞿影道:“这也不奇怪,老爷虽不尚武,却希望两位少爷能够修习武艺,所以才从江湖人中请来一位师父。”

“便是那位沈昭云先生?”

“是了,遥想当初,此人还是由我出面推举的。”

“敢问沈先生是怎样的人?”

“是个奇人。”

“奇人?”

“你也知道,当初朝廷之中,太子党帜鲜明,和武林人交好,但建帝却一直不赞同他的做法。你的父亲也是因为劳苦功高,位居龙头,才勉强封了将军,但其余的人里,能够加官进爵,步入仕途的实在是少数。”

狄冬青点头,这些他自然是知道的。正因为如此缘由,当初父亲才格外希望他用功读书,从此跻身官途,不必在江湖中吃苦受累。

瞿影接着道:“所以啊,就算给柏侯爷的儿子当师父,也捞不到什么名分,属于吃力不讨好的活儿,换了别人都要想一想,可沈大仙只是喝了老爷一碗酒,便一口答应了。”

“沈大仙?”

“本来该叫大侠的,但是沈昭云素来特立独行,不拘一格,所以旁人都叫他做大仙了。”

狄冬青点头道:“听你的描述,是很贴切的名号。”

瞿影报以一笑,但很快黯然道:“可惜这样的奇人,终究抵不过大势。太子遇害之后,昌王的党羽迅速崛起,老爷感到前程堪忧,便叫他先行离开,躲避风头。他出走数日,老爷的担忧果然应验,许多武林人都遭到清洗,就连侯爷这样的言官也惨遭贬黜,只有他逃过一劫。后来他去了哪里,就再没人知道了。”

听了他的讲述,狄冬青总算理清来龙去脉,也总算懂了柏家兄弟四海寻师的缘由,难怪柏秀川为了换取消息,就连鬼门也敢闯上一闯。

柏家虽是朝堂之家,可柏侯爷的儿子却有江湖人的风骨,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江湖与朝堂,未必是泾渭两路,未必非要远远相隔。

想到此处,他由衷感慨道:“希望他们能够早日师徒团聚。”

瞿影喝尽最后一口余茶,起身踱到他身边,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朗声道:“年轻人,希望就寄托在你的身上了。”

狄冬青先是一怔,随后点点头,肩上的手掌分量十足,令他倍感沉重。

瞿影已放开他的肩,转身道:“那我先告辞了。”

“且慢。”狄冬青喊住他,艰难启口道,“我师父身体不好,我这里有一些药,你能不能帮我带给他。”见对方面露迟疑,便补充道,“他既已答应入囹圄,便不算威胁了,不是么?”

瞿影的视线软下来,长叹一声道:“你误会了,我不是怀疑他,正相反,我是为了他好。”

狄冬青茫然地望着他。

他接着道:“其实你的师父也和我一样,是诚心悔过之人,不论过去做过什么,也想要以身赎罪。若是不将罪赎尽,是没有脸去见神明的。”

狄冬青不由自主地咬紧了嘴唇。

“再告诉你一件事,就连皇子殿下看到那牢狱,也不愿将他关进去,但他执意要去,旁人也劝不住。你既与他师徒一场,若是还念着他的恩德,不如就成全了他吧。”

“成全……”

狄冬青喃喃道,沉默了少顷,终于点了点头。

瞿影又在他肩上揉了揉,递上一个宽慰的目光,而后便转身离去了。

第136章 路远莫致(四)

弘义医馆的生意很快就到了。

狄冬青尚未结束洒扫,门外便来了一队男女老幼,簇拥在门外。他刚刚摸出门去,还未开口相迎,来人便在阶前跪作一团。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太道:“听说有神医在此处施恩,求求你救我儿一命。”

一个柔弱妇女附和道:“还有我的夫君。”

央求声如水波一般扩散,狄冬青哪里见过这般架势,先是一惊,忙弯下腰,将来人挨个扶起。

病人被七手八脚地搀进医馆,大都是年轻男子,身体j-i,ng壮,神色却十分萎靡。

狄冬青稍加问询,便摸清了原委,这些都是扶摇清风的受害者,受了魔教蛊惑,服下禁药,酿成恶果,苦于无处治病,只能在亲人的袒护下躲躲藏藏。此番听说江渝来了一个妙手回春的大夫,好似溺水之人寻到救命稻草,忙不迭地赶来求医。

接下来数日,狄冬青都是在忙碌中度过的。

除了瞧病的人,瞧热闹的人也不少。弘义医馆刚刚开张,便已门庭若市。人们都想亲眼看一看,这位奋力保卫羽山、冒死护送皇子、自告奋勇医治柏侯爷的义士,究竟是何方神圣。死寂多年的江湖中,已许久没有漾起过活水清波。在一夕之间,他的事迹便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同时传开的还有关于他身份的猜测。

一个医术和侠怀兼备的青年人横空出世,难免使人联想到当初的狄向诚和姜云。事态正如瞿影所预料的那般,只需顺水推舟,流言便会四处散播开。

面对来客的质询,狄冬青并不正面作答,只是一早将束发带从额间取下,以真面目示人。

长在额上的胎记并不多见,更何况他的胎记状似麒麟之角,全天下很难找出其二。于是,来客的目光在他身上流连,饱含迫切,像是要将他灼穿似的。

藉此,他第一次亲身体会到父亲在江湖中的影响力,即便长辞九年,狄向诚


状态提示:第89节--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