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你们还在孜孜不倦地c,ao练兵士,关慰民生了。”

柏云峰道:“柏家世代为皇氏效力,就算一时失势,也绝不会忘记祖训。”

柏秀川也跟着点头,顿了片刻,又道:“若是轮到大哥管天下,哪里还会有如今的祸乱。”

柏云峰一惊,立刻喝止他道:“秀川,莫要失言!”

柏秀川肩膀一缩,低声道:“大哥不算……不算是外人,再说,既然他安然无恙,皇城里的位置,本来就该是他的。”

他怀着胆怯说完了这番话,随后便抿紧嘴唇,像是在与看不见的敌人较劲似的,磕磕绊绊的声音之中透着难以撼动的坚决。

姒玉桐听在耳中,心下大为宽慰,这正是她所期许的景象。

她反倒不再着急,只是轻抚柏秀川的肩膀,宽慰他道:“你方才的话不假,但也的确非同小可,我们还是等待侯爷归来再做定夺吧。”

柏云峰也从旁附和道:“是啊,爹娘回来之前,不妨让大哥好好休息几日。”

姒玉桐道:“这倒不必,我还年轻得很,比起休息,更想与你们多多相聚。”

柏云峰眼前一亮,道:“其实这几日城中在举办迎春祭,虽说排场比不上安邑,但也是我们江渝每年一度的大事了,大哥想不想去游玩一番?”

她微微惊讶,曾经的百里华灯、歌舞笙箫渐次浮上心头,化作几分隐隐约约的期许。

柏云峰说完便望着她,一如往昔般,耐心地等候她的答案。

四目相对,她竟感到一阵心驰神漾。

她也是女子,也有着花前月下的憧憬,而佳人就在眼前,容颜已换,心意未改,令她如何能够不动心。

姒玉桐一定不会拒绝柏云峰的提议。

然而,姒玉京却摇头道:“游玩还是罢了,其实我有一处想去。”

柏云峰道:“大哥尽管吩咐。”

她答道:“带我去你们练兵的校场看一看吧。”

第128章 渊冰三尺(八)

迎春祭。

这是江渝城独有的祭典,历史只有短短九年。九年前,柏侯爷入驻江渝,发现当地百姓不仅穷困,而且缺乏生机,城中一片暮气沉沉。于是他便想了个法子,联合城中的商号,在每年冬末春初举办集市。这个节日受到当地人的欢迎,并且逐年沿袭下来。

梁州一带地广人稀,城中的街市大都宽敞空旷,到了节日,道路上突然聚集了许多商贩和游人,一下子变得热闹非凡。

师徒两人并不清楚当地的习俗,刚一来到街市上,便被泱泱人群淹没。

两人在小村落里躲了九年,自然没有经历过如此喧嚣气派的场面。而上一次在岳阳城郊遇到放河灯的队伍,竟然是魔教从中作假,令狄冬青一直耿耿于怀。

卢正秋看出他的疑虑,抬手在他肩上一拍,而后问道:“你听到那边的曲子了吗?”

狄冬青顺着师父所指的方向望去,看到一群身披艳袍的男男女女正吹奏唢呐,敲击锣鼓,奏出的乐声粗犷,不拘小节,旋律行至高处,时时破音,听上去实在有些刺耳。

卢正秋接着道:“这小曲一路都在走调,想来一定是真的了。”

狄冬青先是一怔,随后便扬起嘴角,紧锁的眉头也舒展开,露出笑意。

他对身边人道:“师父,我们不如去逛一逛吧。”

既来之,则安之。

迎春祭不愧是柏侯爷的得意之作,不仅鼓乐震天,人声鼎沸,就连沿街的摊贩上售卖的商货,都是别处少有的。

梁州盛产琉璃,集市上最为抢眼的便是琉璃制作的玩具和工艺品。

有五彩的琉璃小j-i,在圆盘上站成一圈,用一根细绳拴在一起。圆盘中央有一只空洞,绳子用吊坠拉着,垂进孔洞内,向钟摆似的摇晃,圆盘上的小j-i被牵动,轮流俯身啄米,憨态可掬。

有j-i,ng巧的走马灯,数只琉璃扇面排列再一起,风一吹便兀自旋转,发出清亮的哨响,像是有人在灯笼里藏了一只鸟儿似的。

类似的j-i,ng巧器物还有许多,琳琅满目,引得过路的孩童纷纷驻足围观,商贩们也热情高涨,不遗余力地鼓吹,逼迫父母们慷慨解囊。

狄冬青虽然不属于二者,但也按捺不住好奇,凑到近处,饶有兴致地观看。

卢正秋不声不响地跟在他身后,随着他四处停留,也不催促。

年长者对祭典并没有太高的兴致,只是乐于看到徒弟脸上露出笑容。

有一种笑容,需要从年轻人的天性中汲取,凭自己是无法给予的。

既然无法给予,便应从旁守候,这是身为人师的义务。

所以,卢正秋一直跟在冬青身边,视线漫无目的地飘着,直到一个落单的孩子晃入他的视野。

那孩子只有五六岁模样,走起路来跌跌撞撞,口角也不太利索,正高高仰着头,琉璃似的大眼睛望向一名商贩。

商贩俯下身,举着一只走马灯,笑眯眯道:“这里面藏了一只小雀,所以才会叫。”

“哇,我想买小雀!”小孩两眼发光,忙不迭地抬起一双手,把手里的碎银递到商贩眼前。

商贩的眼睛转了一圈,忽然敛去笑容,摇头道:“小兄弟,我这鸟儿很名贵的,你这点银子恐怕不够啊。”


状态提示:第84节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